2025-09-26 03:26:30
2.2.2 輔助工具剝切工具:包括1.外護套剝刀、2.絕緣層剝刀、3.屏蔽層剝刀,必需選用**工具(如 XLPE 絕緣剝刀),一定要避免損傷導體或絕緣層;剝刀刀刃需鋒利,且定期打磨。清潔工具:無水乙醇(純度≥99.5%)、 lint-free 布(無絨布),用于清潔導體表面的氧化層、絕緣層表面的雜質,避免影響熔接質量。檢測工具:兆歐表(5000V 級,用于檢測絕緣電阻)、游標卡尺(精度 0.02mm,用于測量壓接尺寸)、紅外測溫儀(用于監測熔接時的溫度)。無明火作業風險,易燃易爆場所適用。山西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培訓
常見操作誤區與規避誤區 1:未去除導體氧化層直接熔接。后果:氧化層導致接觸電阻過大,運行中發熱燒毀。規避:用砂紙徹底打磨,直至露出金屬光澤。誤區 2:絕緣層加熱溫度過高。后果:XLPE 絕緣層碳化,絕緣強度下降。規避:嚴格按照材料說明書設定溫度,實時監測加熱曲線。誤區 3:熔接后未冷卻直接移動電纜。后果:接頭變形,導電性能受損。規避:等待接頭溫度降至室溫(銅導體約 10 分鐘,鋁導體約 5 分鐘)后再移動。高壓電纜熔接設備的技術發展趨勢隨著電力系統向 “特高壓、智能化、綠色化” 轉型,高壓電纜熔接設備也在不斷升級,呈現出智能化、小型化、多功能化三大發展趨勢,以滿足復雜場景下的高效、可靠熔接需山西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培訓高壓電纜熔接,注重工藝創新與優化!
4.2尺寸檢測:驗證工藝符合性尺寸檢測需使用游標卡尺、卷尺等工具,檢測項目與標準如下表所示:檢測項目檢測工具標準要求導體接頭壓接處直徑游標卡尺(精度0.02mm)為原接頭管直徑的0.8-0.9倍,且同一截面直徑偏差≤0.5mm絕緣套管長度卷尺(精度1mm)覆蓋原絕緣層長度≥50mm,總長度符合接頭說明書要求外護套套管長度卷尺(精度1mm)覆蓋原外護套長度≥100mm,無短縮屏蔽層焊點直徑游標卡尺焊點直徑為銅網直徑的1.5-2倍,無焊瘤尺寸檢測需抽樣進行,抽樣比例≥30%(每10個接頭至少檢測3個),若某一項目不合格,需擴大抽樣比例至**,并對不合格接頭返工。
3.1.2金屬屏蔽層處理XLPE電纜的金屬屏蔽層通常為銅帶或銅絲編織層,處理步驟如下:剝切屏蔽層:在距離外護套剝切端面100-150mm處標記屏蔽層剝切位置,用屏蔽層剝刀環切銅帶(銅絲編織層需用剪刀剪斷),剝離屏蔽層;注意保留10-15mm的屏蔽層“尾巴”,用于后續接地連接。去除半導電層:屏蔽層內側通常有半導電緩沖層,用**半導電層剝刀將其剝離,剝切后絕緣層表面需平整,無殘留半導電材料(可用無塵布蘸乙醇擦拭檢查)。3.1.3絕緣層剝切標記剝切長度:在距離半導電層剝切端面50-80mm處標記絕緣層剝切位置(根據接頭管長度調整)。剝切操作:用絕緣層剝刀沿標記處環切,深度控制在絕緣層厚度的1/2-2/3,避免損傷導體;然后沿軸向緩慢剝除絕緣層,剝切后導體端面需與絕緣層端面垂直,無毛刺。長期使用無接頭松動,可靠性持久。
質量檢測:驗證熔接可靠性的關鍵環節高壓電纜熔接后需通過“外觀檢查-電氣性能檢測-機械性能檢測”三級核驗,確保熔接部位滿足電力系統長期運行要求(通常設計壽命≥30年),具體檢測項目與標準如下:1.外觀檢查(初步篩查)外觀檢查是**基礎的檢測手段,通過肉眼或放大鏡(10倍)觀察熔接部位,排除明顯缺陷,合格標準如下:熔接部位表面光滑,無裂紋、凹陷、毛刺或氧化斑;導體軸線對齊,無明顯彎曲(彎曲度≤1°/100mm);金屬溢出量(飛邊)≤2mm,且已修整平整;絕緣層與屏蔽層切口整齊,無損傷,與熔接部位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≥10mm)。高壓電纜熔接,對接強電脈絡!山西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培訓
快速響應施工需求,在保證熔接質量的同時縮短工期,助力電力工程高效推進。山西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培訓
4.4 機械性能檢測:必須保障運行穩定性機械性能檢測主要驗證接頭在受力(如拉伸、彎曲)情況下的可靠性,通常在實驗室抽樣進行(現場檢測可簡化):4.4.1 拉伸試驗檢測設備:**材料試驗機(比較大拉力≥100kN)。檢測方法:將帶有熔接接頭的電纜樣品固定在試驗機上,以 5mm/min 的速度施加拉力,直至接頭斷裂,記錄斷裂時的拉力值。標準要求:接頭的拉伸強度≥原電纜導體拉伸強度的 90%(如銅導體原拉伸強度≥200MPa,接頭需≥180MPa)。山西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培訓